海西新聞網訊(青海日報實習記者 朱煒明)今年以來,海西州堅持擴大對外開放,立足新發展階段,強化跨周期調節,全力助企紓困。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海西州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2.77億元,同比增長120.2%,增速位居全省第三,外貿發展呈現強勁增長態勢。其中,出口成為拉動外貿增長的絕對主力,同比增長145.1%,純堿(碳酸鈉)和熔凝鎂氧礦等優勢產品表現亮眼,成為穩外貿的“壓艙石”。
從企業主體看,民營企業活力持續釋放。1至8月,海西州有進出口實績企業26家,其中民營企業進出口1.56億元,同比增長1.5倍,占全州外貿總值的56.3%,拉動整體進出口增長74個百分點。國有及外商投資企業也保持穩定發展,為外貿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從出口商品結構看,碳酸鈉(純堿)出口額達1.26億元,同比增長1.9倍,占全州進出口總值的45.6%,拉動出口增長73.4個百分點;熔凝鎂氧礦出口7840.8萬元,占進出口總值的28.3%,拉動出口增長60個百分點。此外,枸杞產品出口達1383.5萬元,同比增長30.7%,特色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穩步提升。
在國際市場布局方面,海西州外貿“朋友圈”持續擴大,貿易伙伴增至31個國家和地區,新增新加坡、秘魯、尼日利亞等7個市場,實現總值1022.8萬元。東盟和歐盟繼續保持為全州前兩大貿易伙伴,合計進出口2.1億元,占全州總額的74.8%。其中,對東盟進出口1.4億元,同比增長1.8倍;對歐盟進出口6838.6萬元,同比增長1.1倍,市場多元化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