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新聞網訊(海西融媒記者 孫丹丹 通訊員 沈紅衛)即將入冬,寒風掠過戈壁,義海能源大煤溝煤礦礦區綠化帶里,幾個身影正俯身忙碌。他們手持保溫布、剪刀,像細心的“裁縫”般為一株株新苗穿上御冬“棉衣”。
“羅師傅,咱們這么費力,它們真能扛過零下二十多度的冬天?”新入職的大學生小李一邊麻利地裁剪布料,一邊望著纖細的樹苗,眼中滿是疑慮。
大煤溝煤礦環保科的羅愛國沒有急著回應,而是輕柔地將一塊保溫布裹在榆葉梅樹干上,細細撫平褶皺,確保每一處都緊密貼合,才直起身看向小李。
“你剛來不知道,十幾年前我到這兒時,這里除了石頭就是沙子,風一吹,沙石打在窗戶上噼啪作響。如今這點點滴滴的綠,都是我們一鍬土、一桶水攢下的家當。有了它們,風變柔和了,心也踏實了,礦區才真正有了‘家’的味道。”拍去手上的塵土,羅愛國語氣堅定地說:“我們煤礦工人不光要采煤,更要守住這片‘綠水青山’。”
陽光下,一排排穿上“冬衣”的小樹挺拔而立,宛如堅毅的哨兵,為沉寂的戈壁注入無限生機。待來年春風拂面,這抹被悉心呵護的綠意,不僅會染綠戈壁荒原,更會深深扎根在每個礦工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