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新聞網訊(海西融媒記者 韓瑋瑋 許正昭)非洛地平緩釋片價格從21.84元降到2.91元;
人胰島素注射液價格從48.19元降到22.32元;
心臟冠脈支架價格從1.3萬元降到中選價700元;
人工耳蝸價格從20萬元降到5萬元……
集采藥品價格的階梯式下降正惠及海西州廣大患者,如今這份實惠不再局限于公立醫院,隨著集采藥品進基層公立醫療機構、進民營醫療機構、進零售藥店“三進”行動深入推進,藥品集采紅利正從醫院延伸至群眾家門口。
在德令哈市柯魯柯鎮衛生院,藥房窗口前不時有村民駐足買藥,醒目的集采藥品“三進”宣傳標牌格外引人注意,藥品的種類、質量、價格一一清晰公示,讓大家看得明白、買得放心。
“我今天買了幾盒高血壓藥,報銷完之后,自己就掏了幾塊錢,比以前省太多了!”柯魯柯鎮柏樹山新村一位村民拿著剛買的藥,臉上滿是笑容。
“集中帶量采購后,變化最明顯的就是藥品種類多了、價格低了,而且都是質優價廉的好藥,還能納入門診統籌、慢病等醫保報銷范圍。”柯魯柯鎮衛生院院長毛培才介紹,現在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買到需要的藥,選擇更豐富、購藥更省心,真正實現了“小病不出村、購藥不跑腿”。
為了讓集采紅利精準落地,海西州醫保局打出一套“組合拳”,基層公立醫療機構實行集采藥品“零差率”銷售,鼓勵民營機構按中選價格售賣,同時規范零售藥店加價范圍;統一采用雙標簽公示藥品價格,清晰標注集采中選價和實際銷售價,確保價格公開透明;組織相關機構向社會公開承諾合理定價,切實減輕群眾購藥負擔,全程接受社會監督,讓每一分實惠都真正落到百姓身上。
離柯魯柯鎮衛生院7公里的柏樹山新村衛生室內,脫貧戶袁符珍正在接受針灸治療。“要是沒有國家的好政策,老頭子這病可沒法這么安心治。”袁符珍的妻子感慨道。以前在大醫院才能買到的慢病藥,現在村衛生室、鎮衛生院都能買到,不用再特意跑市里了。看病有補貼,自己只需掏很少一部分錢,心里的負擔一下子輕了不少。
柯魯柯鎮衛生院下轄13個村衛生室,自藥品集采開展以來,所有衛生室的藥品都由鎮衛生院統一上報需求、領取分發,徹底解決了以往村衛生室覆蓋半徑有限、藥品短缺的難題。
柯魯柯鎮衛生院、各村衛生室的變化,正是全州藥品集采實施以來的縮影。從“零散覆蓋”到“廣泛可及”,海西州正不斷擴大藥品集采實施范圍。海西州明確將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等公立基層醫療機構全部納入集采范圍,結合當地人口少、用藥量小、配送半徑大等實際情況,以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城市醫療集團)為主體統一征集、采購、分配藥品;同時鼓勵定點民營醫療機構、零售藥店積極參與,按照“自愿申請、平等協商、協議管理”原則規范管理,連鎖藥店以縣域為單位,指定一家門店統一采購分配,確保覆蓋無死角。
在藥品供給上,以《青海省“三進”集采藥品目錄》為準,包含正在執行協議有效期內且中選企業主動承諾保障供應的集采中選的心腦血管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內分泌疾病等1299種常見病、慢性病用藥藥品(包括有中選身份的備選藥品),確保常用藥、剛需藥供應充足。在集采數量上,遵循國家藥物配備使用和醫保藥品目錄有關規定的基礎上,鼓勵集采單位結合實際,根據歷史使用情況,從目錄中自主遴選藥品品種,應報盡報,應采盡采,定點民營綜合三級醫療機構不少于80種,其他定點民營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不少于50種,讓群眾在不同場景都能方便買到集采藥。
如今,集采藥品“三進”行動已在海西州取得初步成效。行動實施以來,全州共有314家單位參與,占定點醫藥機構總數的65.7%,其中零售藥店106家、民營醫院6家、公立醫療機構202家。海西州醫保局持續破解基層群眾“購藥難、購藥遠、購藥貴”等問題,成功實現參保群眾就近購買質優價宜放心藥的目標,真正把“民之所盼”變成了“民之所贊”。
